西游记 不可爱

有一次朋友闲聊到西游记,说到网上有人写了西游记七十个未解之谜,侃得玄之又玄,如何了得。

回到家后搜来看了,发现也不过如此,只是那位作者自己太爱作顿悟状或者信口凭空想象或故作玄秘一惊一咋,把有些挺稀松平常的事情推向神秘化,还演绎得有鼻子有眼。比如说到唐僧的生父是谁,说来说去说成是水贼刘洪,因为其母温娇小姐怀孕和其父陈光蕊成亲的日子对不上,然后从一些对白中演绎成了刘洪才是其父,温娇小姐和刘洪早已暗渡陈仓,陈光蕊只是找来顶包的,刘洪又气不过就杀了陈然后自己顶替来当官。殊不知西游记里日期对不上的多了去了,像陈光蕊中状元和抛绣球和唐僧出发取经就同是大唐贞观十三年。而这个谜最没有意思最拿常理说不过去的一点,要是刘洪真是其父,温小姐还何必怕襁褓中的唐僧被害而让其作了江流僧,一家人欢欢喜喜做官爷家还来不及呢。

说得远了,其实网上各类演绎西游记的文章到处都是,最成功的其实还是今何在的《悟空传》。但就是因为看到了这文章,才想起自己只是小时候看过电视看过连环画,小说还真是从来没翻过。就找来看了,一百回说长也不长,但是读起小说来,才觉得真有点看不下去,因为里面的人物真是太不可爱了。电视剧戏剧加工了不少,人物比小说原著差异还真是不小。后来世人演绎得也太多,什么唐僧是个好领导,悟空是个好员工,八戒是个痴情种,等等等等,把小说人物过分拔高了。说起小说来,里面的四位主角真不可爱,神仙道佛可爱的有那么几个,其他也大都莫名其妙,妖怪可爱的也还有那么几个,特别是某些作为群众演员的小妖,其实是最可爱的。

先从悟空说起吧。悟空天生石猴,成了花果山的猴王后因惧怕生老病死所以远去他方求师学艺,这一部分还觉得这个猴子有意思,和别的猴子不一样。可学成归来就托大起来,但也还好。凭本事打下一番江山的同时,还不忘小猴们,下地界消生死簿时不忘把猴子猴孙们也带上,自己封了大圣,觉得对不起结拜的六位兄弟,也不管这六位水平如何让大家都称作大圣,大家还平起平坐做兄弟。可开始被仙界招安的时候,就开始走向世俗了,走向体制化了。当然才上天的时候初衷是非常好的,计划是要把猴子猴孙们也带上去一起逍遥。上去后呢,发现原来什么散仙不如籍,什么官爵太低这一说就不服气了。他认为自己有水平,该比别人强,但是你不能说自己强自己就要比别人当官大吧。出来混的靠本事说话,你甘心要服从于人家这个阶级秩序,要在这里赖死赖活的当官,你也得付出才有回报不是。要不然,自己回到自己的系统,封自己做大圣,也逍遥自在。可猴哥不服啊,说被骗了,后来上面也说好吧,给你看桃园的官位当,下面还管着几号散仙,那也就好好干吧,夹着尾巴做猴呗。结果猴哥不光上班经常在岗睡觉不说,还不服气搞party不请他,又闹一番。最后闹得收不了场了,动起来手来,大闹天宫了,靠本事说话了,猴哥也确实不含糊,闹得大,玩得开,读到这里也痛快。但是斗争也是讲目的的,斗一番的目的到底是啥,其实他自己也不清楚,说到底就是不开心受了气胡闹一番,不是干革命建立新秩序啊。大众的解读到了这里,都说猴子有斗争意识,敢于向现有压迫阶级挑战云云,是位革命的猴子。自己读来,还真不这么觉得,他自己想在上面混个有头有脸的一官半职,上面也给了他机会他又不好好干,受了怨气就闹,最后闹大了又收不了场。说来说去都是他想让自己处于某个阶级不可得而泄愤而已嘛。

好吧,这一幕算是我佛给他机会让他犯错,然后以后再给他机会改错,所以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等唐僧来解救。上了取经路上,这猴子就太不可爱了。大概有连续几十回,每个故事的模式都是,师徒到了某山,唐僧说前面路不好,要小心,然后孙猴子开始吹牛说当年如何了得,有老子在你们怕个P,结果妖精每次都能如期顺利捕获唐僧,孙猴子召唤出土地查清楚地址,然后上门要人打架,一般都硬打打个平手占不了便宜,或者打得过但是妖精有宝贝也让他占不了便宜,然后路过有神仙化妆指点方法他再去耍赖激人来救。最后妖精的结果都有后台的被收走了,没后台的被打死了。但是如果每次都看到猴子在屡屡失手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大吹特吹当年的威风,毫不顾忌牛皮吹破了若干次还继续吹,真替他害臊。五百年前是你的江湖,五百年后还仗着资格老说当年,手上功夫却已不是那么硬朗,你就该收敛一点嘛,做一只低调点的老猴子会死啊。爱吹牛的人都特好面子,这一点在孙猴子身上也如是。记得有一回又是悟空失手,唐僧被擒,然后悟空和八戒正在商量对策,结果正好二郎神带着兄弟路过,悟空想让二郎神也来帮忙。这猴子当年是二郎神的手下败将,其实也不算全败,因为中了上面暗算,但是猴子要面子,不肯自己上前求救,非要让八戒上前先去把二郎神和他兄弟们请过来说话,然后自己再放下身段说需要帮忙。虽然说情理上也说的过去,有时候他也要有个台阶下,但是这时候十万火急了,唐僧都快成人家的菜了,你还好面子,而且人家只是路过啊,要是错过了机会你在去哪里找实力这么强的帮手去,但是你还是好面子,面子比啥都重要。看不过,真不可爱,这只猴子太世俗了。

唐僧也是不可爱的,是电视里把他演完美了。从他去取经的初衷说起吧,他为啥去取经,其实这一点我比较赞同那位七十个未解之谜作者的说法,不是为了解救普罗大众传播佛法,而是唐王让他去他不得不去的。因为很多对白台词太明显了,他领了命回到寺里,众僧说路途艰险如何去的,他不是说为了解救大众不得不去,而是说唐王给了他宝贝袈裟和禅杖封了他御弟,所以他答应了唐王,不去也不行了。路上带上了悟空后问题就更多,人品问题就大大爆发了,有时真是看得气不打一处来。悟空要是打死了强盗,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可怜了人家性命云云,而是先撇清关系,说官府要来拿人和他无关。老大,人家打死人也是为了保护你性命,虽然手法激烈了点,但是你们是拜了师的师徒关系啊,按照“享福的是我,动手的是你,背黑锅的当然也是你”这一套逻辑谁还愿意跟你这样的老大呀。悟空也是有本事的,也曾在他若干次遇难前警告过若干次的,但是唐僧从来都是忽略悟空的警告,吃了若干次不听教训的亏还不长记性,一听八戒的谗言就完全把悟空的话忘掉了。这领导什么素质啊,有本事的人话从来不听,没本事的人的话都听的进去。念紧箍咒怕是唐僧唯一能耍领导威风的情况了,所以有时候不管悟空做对做错了,都要被念一番,而且那个呆子八戒还经常怂恿他念。按照悟空五百年前的秉性,该一棒一个了解了算了。唐僧出发取经前也算是当了四十年和尚,有道高僧吧,每到一处看到艰难险阻,第一反应从来就慌张抱怨看不开,这时候悟空倒像是他的师父,总是要引经据典来开导一下让其看开了去,然后悟空开始吹牛。这样的所谓高僧,不管顺境逆境总看不破,拿不起放不下,牵挂太多,跟世俗凡人实在没有什么差别,

真不觉得是去佛主那里取真经的最佳人选,不可爱。

八戒最不可爱。他可不是什么痴情种,从来都是最早喊着分行李的要回家的,他回家可不是挂念他家的翠兰,而是说回家享福。小说里提到八戒才投胎不久,遇到了个卵二姐收留,结果后来卵二姐死掉了,他就立马混进了高家享福,一点也不念卵二姐旧情。路上但凡遇到女妖怪女菩萨女王女人,他从来都是绝对第一个蹦上前调戏的,而且说出话来完全是轻薄女性耍流氓,从未想着自己是已婚人士该收敛一点。痴情个P!贪吃偷懒跑不了的是他,进谗言陷害悟空被紧箍的也是他,有时候悟空潜入搭救被害穿帮的也是他。真是应了一句话,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遇到猪八戒这样的队友,真是倒了血霉了。悟空再有本事也被连累了,把大巴青春都耗在了跟这样的队友的内耗上。

沙僧也不可爱。沙僧其实是一个可忽略的角色。故事里把他换成赵僧钱僧孙僧李僧,没有任何差别,他和NPC的差别就是他多了个名字,有个来历而已。取经路上,唯一起的作用是悟空和八戒去救师父时,有他看行李。这样的可忽略人物还有几句台词的,但是台词也没有在这个团队里起过任何正面效应。悟空屡屡警告却不奏效时,他没有站出来说过大师兄的话有道理;八戒进谗言害悟空时,他也没有站出来说过二师兄的话是放P。降妖除魔也没有起过作用,有时候连小妖怪都打不过,当然本事不行也不能怪他。反正他在队伍里就是混日子的,取经路上的日子可比流沙河里受苦受难强多了,他就这么得过且过的一直在混。取经团队成功完成使命时,他也就顺带着被圆满了,要是唐僧在路上被吃了,虽然他不会第一个分行李,但他绝对是继续回去做他的妖怪,继续混呗。

想来想去是吴承恩本意这么写的吧,怜我世人,忧患实多,天生得道的石猴和十世修行的高僧也不外如此,都有一堆臭毛病,所以他们才要去取经。到了最后几回,有些人物还确实有些变化,悟空居然开始放下面子主动上天说我收不了某个妖,请求援助;唐僧也不再是到一处愁一处需要悟空开导,而是开始两个人印证对某经的见解;八戒虽然还是贪吃偷懒,也开始说起一两句在理的话;嗯,沙僧,还是NPC,无变化,忽略。路走多了,果然人也进步了。

看到最后,忍受了他们的不可爱那么久,我也开始觉得无所谓了。倒是有一处写得非常有意思,唐僧上了来引渡他们的无底船,水中浮起一具死尸,唐僧大惊,悟空八戒和沙僧却道喜到“是你是你”。看到此处本来我也是一惊,但看到徒弟都向唐僧道喜脱离了肉体凡胎,脑子里尽也灵光一闪般脱离凡尘的快感。想来世人烦恼实多,凡尘俗世能抛得去也实在让人羡慕。不过再汗一下,原来那些练某功追求圆满的能放得下“肉身”不要的,恐怕也是类似这般的感悟吧。

本来还想细数那些不可爱的神仙和可爱的妖怪,写到这里才发现自己废话了这么多,还是算了吧。网上有人写过一本西游记里可爱的妖怪,虽然有些自己不是很赞同,但有些却十分赞同,比如追求爱情的黄袍怪,脱垢离尘的黑熊精,中产阶级的牛魔王,还有若干有名的小妖:精细鬼,伶俐虫,有来有去,小钻风… “大王派我来寻山哦~~”,真好一个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