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自己就是这个样子

Procrastination,在我上一篇随手翻译的文章里,这是头一项。读到这一项也是触动我翻译念头的原因,因为我在读到那里时我意识到自己有这个问题。今天,在我拿这个词去搜索时,才意外的发现了豆瓣上的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然后还有这篇文章。读到某处时,我不光是被触动了,而是发被心理解剖了。解剖的是别人,看到的是自己。有不少人跟我有同样的问题之,他们从心理角度探讨解剖这个问题,而不只是一个词“懒惰”带过,那些在心理上问题的说法,完全就像是针对我说出来的一样。原来自己就是这个样子,解剖别人的心理,却把自己的问题看得更深些。摘录一部分话语如下:

“玩乐不学习->最后期限迫近->焦虑紧张却仍旧无法开工->发誓下次一定从一开始就努力->火烧眉毛赶出了些差劲的东西蒙混过关->最后期限过去->精神松懈,玩乐不学习->下一个最后期限迫近

。” 我在某些程度确实处在这可怕的恶性循环之中。

“总是期待某个最佳时刻来临时才实施某个计划已经的事情。总是想不做则已,做则尽善尽美。

这样的认知很容易导致推迟——-因为推迟便可以不必马上面对以上的不完美造成的心理困扰。同时以——将来某个时刻我一定可以完美地做完它—来自我安慰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合理化。” 确实如此,我有时拖延不是因为我懒,而是怕仓促动手,做出来的活儿不够好。

“拖延有时也是因为对成功的恐惧。(这里,对成功的恐惧指的是,比如跳高,我们跳过了1米3,那么往下的目标就得是1米4,1米5,不停往上升,越来越难。

所以无形中,我们拖延着跳过1米3,因为怕成功之后要面对更艰难的挑战。事实上,这个也可以归结为对失败的恐惧,因为更艰难的挑战意味着失败的可能性更

大。)

”确实如此,我总觉得完成好了当前的,还会又更多更高难度的事情要做,一想就好烦(不是怕去做,而是怕不能做得如当前的好),所以更偏向于把时间花在当前能做好的活儿上,而且愿意反复的雕琢已经做好的而不愿意往前。

“拖延看书,一个原因是看书很重要–重要的事总是拖到最后。另一个原因是看书意味着要开始思考,脑子要不停地转。”绝对是这样,我总是把看书的时间拖到临睡前,认为只有那时候能安静下来看书,而实际上看不了几页就入睡了。

“总是企图一次,全部,彻底,毫无遗漏地理解消化掌握整本书。任何遗漏都难以忍受,任何细节也不肯放过,自然就觉得难以完成这个沉重的任务,于是为了避免受挫干脆一再延迟面对这个可能的困扰,于是导致拖拉着推迟看书的开始时刻。”连这都被说中,我真的不能忍受看书的时候遗漏任何细节。

还没读完,太多太多……

原来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样,现在,该开始正视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