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教育网的未来
教育网的未来
希望关注网络的,尤其是教育网中的牛仔们能把我的这篇感想散发到中国教育网的各个角落去。
作者urglacier允许任何人转录本文,但是希望不要修改,因为实在不值得这么做
我的邮件是glacier_xu@hotmail.com。希望能多交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几天我都在郑州参加cernet第10次年会,对中国教育科研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些深入了解--至少表面上如此。cernet的官方在目前和最近的成绩以及规划是喜人并且是值得称道的,并且在未来3年的发展方向上是值得我们这帮对网络有兴趣的家伙去追逐的。至少这是我开始的想法,但是冷静下来想想,却不免透过宣传的繁荣的背后,看到了一丝真实的不容乐观的现实以及对未来的悲观,觉得目前的官方的思想是很很有问题的。好好坏坏,我慢慢写出来,你也慢慢看,其中滋味,
应该各位都能有所感觉。
根据教育网的统计数据,教育网目前是以很小的投入维护了很大的网络结构,中国教育科研网靠国家拨款建立,靠学生和高校血汗越来越壮大。现在按照网络ip地址活跃程度,在世界上排名31位,而中国电信的网络大概是25位,中国网通的网络规模是40位,而教育网在网络建设上投的钱只有后两者的一个零头。这也算是中国的一个“奇迹”。我个人认为,这个奇迹不值得什么骄傲的,因为教育网从出生到现在,听到的抱怨和骂声之多就可以说明民间没有多少人对他满意。
但是教育网地区强大起来了,中国的高等教育界没办法再离开对他的依赖。毕竟这个“破网”帮中国的学子们带来的多少的兴趣,网络资源,工作信息,出国的可能,要完全否认教育网的价值,是不应该的。就我个人而言,在教育网上我结识了很大一批玩技术,追求自由的人,中科大,清华的bbs都是网络玩家,和黑客们交流的乐园。如果说网络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的惊人,那么中国网络发展的推动者中,绝大多数是从这些“圣地”中走出来,高举照亮黑暗的信念的火把,号召一代代的
年轻人踩着他们的足迹前进,推动了中国的信息建设。即使到1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中国黑客的故事依然被我们津津乐道。( urglacier从来不认为黑客是被媒体歪曲扼杀的信息破坏者,相反他们是真正推动技术发展和自由精神的卫道者,没有他们,那些所谓的无聊媒体作者还在光着屁股啃铅笔头呢)
说的太多过去的事情了,也许我是个毕竟怀旧的人,再看看今后的cernet的发展方向把。可能说道IPv6,地球人都值得了,但是Internet2,可能知道的人不多。Internet2是美国提出的下一代互联网计划,建立在IPv6基础上,但是在路由,安全以及其他多种技术上都有很大的修改。--汗颜的是,Internet2在10年前美国就提出了,而urglacier今年才真正开始了解到,而且美国已经建立了全国范围的高速Internet2的网络,欧洲也有对应的geant, 而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才刚刚起步,而且还是和小日本合作,而且还几乎没任何上规模的试验网络投入运行。
这次我感觉cernet年会几乎就成了cernet2的建网宣誓大会了,从政策倾向到技术,从科研到宣传各个高校如何去熟悉和部署,几乎涵盖了第一天会议的整体内容。目前教育网已经建立了北京,广东,上海的三地纯IPv6网络主干,并且已经与欧洲,美洲的下一代互联网进行连接(虽然接口带宽才45M到欧洲,到美洲多少我不记得了,反正很小),并且已经开始了IPv4的地址分配工作(基本上只要申请就给,申请条件是只要你有电脑就行了--至少官方是这样说;而且一次就分配2的48次方的地址给单位), 我的感觉是:国家和教育网都很有激情推动中国下一代的互联网发展。
但是,我又一次失望了。在下午的专家座谈会上,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IPv6网如此鼓励科研力量的加入(相对现在的教育网入网的复杂以及费用的高昂,IPv6网络已经宽容的多的多了),应该鼓励学生力量的加入。我提出,应该鼓励学生力量加入IPv6 ,这样一方面学生是未来的科研力量,只有他们的加入,下一代互联网才真正能得到生命。其次,只有试验网络中有了真实的应用,很多研究才能有意义: 安全,网络性能研究的对象才真实,结果才会有意义。
如果说后一个原因不过是希望得到赞同的借口(但是是合理的借口), 前者我希望鼓励学生民间力量进入前沿研究才是我的真正的目的。从网络的开始发展,就一次次证明了网络的生命力在于自由的精神,osi7层协议虽然完美,但是却不如tcpip那么深入人心,其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tcpip的设计和实现是公开和自由发展的,有人想出了这么个烂点子,有学生就在bsd里面吃饱了没事做把他实现了,大家于是就拿来用,觉得好了就表扬一下,不好就骂骂街,于是技术就发展了,也很快被人接受了;而看看那些公司们是如何制定协议的,sun microsoft ibm 吵的头破血流,谁市场大谁就牛逼,用户只能跟着跑,委屈也就委屈把,学会享受就是了。
再看看我们国内的教育网把,高昂的费用,畸形的网管,把完整的网络变成了“寸土寸金”的“高级商务监狱”。现在每个学校的网管不是为了提供好的网络管理服务,而是变法的封锁网络:要代理才能访问,要每月买卡才能上网--网络成为了一个个按大学划分的诸侯国,每个月向赛尔公司进贡。而用户最可怜,学生最可怜,要小心国际流浪,要对动不动就断网麻木,这样还有几个人能“变态”到对网络感兴趣,对于今后能带领中国的信息革命,更是谈不上。真正能看到自由的,国内除了清华,上交大几个“公子”之外,就数不出了。所以各位要是有兴趣玩网络的,打破头也要去那些学校,不然真的不如换个专业算了。
回到我向专家组提出的建议上来,得到的回答真实让人心痛。“搞科研和有兴趣不是一回事,要学习配置可以自己建立一个局域网,跑ipv6协议就可以了,…….如果大家都停留在做一样的东西,科研就没什么意思了”。简单的说,要学造船在澡盆里面折纸船就可以了,科研是阳春白雪的,不是下里巴人。可悲!!!。谁都能看出来这话的意思了:教育科研网不是为学生服务的,回想前面有位专家谈到网络流量的怪谈“现在教育网的流量绝大数是学生产生的,流量的怪异都是学生使用的,什么qq,edonkey,这是很怪的”就不会觉得怪异了。--就这样,网络技术和学生无缘,或者不是为你服务的。
想想sun和ibm的战略“教育是sun(ibm)的根本,因为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将来就是我们公司未来的顾客或者产品设计师”,上面的专家们的话是多么可笑。想想我们现在接触到的gnu思想,提倡软件要开发代码,来加速技术的共享; 而在中国,gnu成了中国的便宜大餐,中国做了这么多软件,基于gnu,基于linux,都说linux好,gnu好,因为老外的代码不要钱,但是几乎所有的公司都修改老外的代码作为自己的产品后都厚颜无耻的宣称自主开发,不公开源代码,红旗就是这样的例子,傻子也看的出,早期的红旗linux,是红帽子的修改版,而在发行包里你就是找不到源代码盘,后来迫于舆论压力,委婉的说,因为成本,源代